發現這個新世界的經過,純屬巧合。
那日,抱著一落待借書籍從四樓書庫匆匆走過,偶然回頭一瞥,「慢食」云云的字眼躍入眼簾,便隨手把它加入了臂彎裡的閱讀行列。
待得細細翻閱,才發現信手取來、封面樸素簡單、看似不起眼的這本書,竟是大名鼎鼎、國際慢食運動創辦人卡羅.佩屈尼(Carlo Petrini)的著作。
書中從作者的親身經歷出發,點出現代飲食現象中,看似合理實則弔詭的事實。例如在異地栽植、再千里迢迢運送回品種原生地販賣的甜椒和鬱金香(p.31)、為了大量生產出口而被規格化培育,品種多樣性遭到犧牲的玉米(p.34)、以振興地方經濟為名而鼓勵的明蝦養殖,卻造成生態損害、在地農漁業凋零的諷刺景象(p.157)等,後者不由得令人聯想到國內日前沸沸揚揚的社會議題:為了興建科學園區而遭強制收購、拆遷的農村,不啻是類似景況的翻版。
再往下讀,作者主張自然、人與食物應是命運共同體;食物更是定義人類文化與身分認同的要件。1960年代以降,美其名曰為了人口成長而發起的綠色革命,將農業工業化、全球糧食產量大幅增加到遠超所需,直接地破壞了生態系統[1],實際上在窮富國之間卻產生嚴重分配不均的矛盾。這場對環境與經濟的雙重浩劫,追根究柢竟都是為了滿足人類的基本需求──食。作者反躬自省,建議我們重新檢視看待飲食的行為模式,毋將重點放在產量,而是食物的複雜度──其生產方式、來源、文化內涵等,以取得一個與地球共存共榮的發展模式。
首先,作者提出了綜合各領域,以認識論為準則的「新美食學」,主張新美食家要具備足夠的智識去做飲食選擇,因唯有消費者對食物產生自覺,才能進一步影響食品鏈前端的生產。作者在書中並不斷強調,美食應以品質為目標。而有品質的產品應具備的三個核心理念:好、乾淨、公平。乍看之下簡單的三個字眼,蘊含的意義與達成所需的努力何其大。「好」的意義不僅是指味覺感官的美好,而是尊重自我、其他文化與自然環境的態度;而食物的生產過程必需符合環境永續性,沒有過多環境成本[2]與食物哩程[3]會對地球造成傷害,才能算得上「乾淨」;而與前兩者息息相關的,則是這個社會對那些被全球貿易與不平等經濟條件壓抑的弱勢農民所虧欠的「公平」。關於「公平」,作者舉的例子,是加州以精品價格出售的有機農產品,表面上健康而崇尚自然,實則為不符永續性的單一化栽培兼有錢人專屬的炫耀性消費。似曾相識的消費現象,其實同樣地在台灣上演──進口有機食品因商業炒作而價格昂貴,造成真正良心生產、人力成本較高的安全農產品被一般民眾視為「富人專利」的一丘之貉。
本書的後兩章,作者提出以紮根教育、建立消費者與生產者的共識,進而透過不同領域間的對話建立社群連結等方式,打造「全觀」的知識網絡,以保存美食傳統、傳遞食物的文化價值,讓美食重新在地化(relocoalization)。雖然本書末章的結論與建言略傾向烏托邦式的過度理想化(如減少中間商數量、重新訂定貿易價格、詳細標示食物哩程等作法,目前看來可行性較低),但本書所宣揚的基本核心概念,以及書後所附錄的「新美食家宣言」,卻值得所有廚師(不論現任或未來的)以及任何自認對飲食抱持興趣的人用以自省。例如:「我不是一個不知節制,只顧享受食物,卻完全不瞭解當中應有許多限制的老饕」、「有得吃的人也未必能享受食物,他們只是不斷增加地球資源的消耗。就算是真懂得享受食物的人,通常不關心農民、不關心地球,也不關心大自然及大自然提供給人類的美好事物。」
誠如台灣第一位慢食碩士徐仲老師為本書所下的推薦序標題:「食之大者,為國為民」。身在國內首屈一指的餐飲龍頭學府,吾人以為,《慢食新世界》所提倡的理念,是本校學生都應具有的覺悟與認知。
[1] 《慢食新世界》:p.46~48;資料來源:聯合國農糧組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